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微信
| 简体版| 繁体版
用户空间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寿贺州 > 走进贺州 >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2023-10-31 09:08     来源:贺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概况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纬23°39'0"至25°09'0",东经111°34'0"至112°04'0",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东与广东省的怀集、连县、连山等县毗邻,北与湖南省的江永、江华两县相连,西与桂林接壤,南与梧州相邻。全市总面积11753平方千米,约占广西总面积的5.01%。

贺州市地处桂东南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四周向中部倾斜。境内山岭连绵、丘陵起伏,山地多,平原少,山岭间盆地约70%为岩溶地区,主要以溶蚀侵蚀残丘、洼地地貌为主,少量为萌诸岭余脉——姑婆山,海拔1000米—1700米,西北部为都庞岭与桂林市及湖南省交界,南部为大桂山与梧州交界。境内最高点为富川城北镇西南的北卡顶,岭顶与恭城交界,海拔1857米。

水文  贺州市水量充沛,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0条。贺州市辖区内河流绝大部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面积占贺州市辖区面积的99.6%;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流域面积占0.33%;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流域面积占0.12%。贺州市境内的江河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径流系数在0.600.66之间,天然年径流分布和降雨量分布基本一致,年径流深变化在914.0毫米~1238.4毫米之间。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河川年径流量的80%左右集中在汛期(月~月)。贺州市主要河流有桂江、贺江、大宁河、思勤江、富群水等。

桂江是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老山界东南侧,至平乐县大发瑶族乡往南流入昭平县文竹镇大广村,至木格乡中平村流入苍梧县境,昭平县境内流长103千米。桂江昭平县境内一级支流主要有思勤江、富群水、桂花河等。桂江流域面积18761平方千米,其中在贺州市境内的流域面积4642平方千米;桂江昭平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65.13米(2008614日),实测最低水位46.03米(199427日)。桂江干流贺州市境内建有昭平、下福、金牛坪3座水电站。

贺江是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长春村的茗山,自北而南流经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平桂区、八步区,至铺门镇车龙村流入广东省封开县,于江口镇汇入西江。贺江流域面积11562平方千米,干流长352千米,其中,贺州市境内流域面积9053平方千米,河长252千米。贺州市境内贺江一级支流主要有石家河、马尾河、大宁河等。贺江信都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为55.06米(200272日),洪峰流量为7320立方米每秒。

2022年,贺州市面降水量2298.9毫米,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比偏多36%,属丰水年份。各站降水量在1725.5毫米~3121.5毫米之间,暴雨中心位于贺州市西部山区,年降水量最大的站点是昭平县的昭平站,降水量3121.5毫米,最小的是八步区铺门镇的扶隆站,降水量1725.5毫米。年内,贺州市各主要河流出现57次较大洪水过程,洪水主要发生在6月~7月。

61719时,贺江贺州水文站出现104.87米洪峰水位,超警1.37米,相应流量1080立方米每秒,为5年一遇洪水。

6232时,桂江昭平水文站出现62.95米洪峰水位,超警4.95米,相应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为接近10年一遇洪水。

746时,贺江上游富阳水文站出现189.25米洪峰水位,超警1.45米,相应流量748立方米每秒,为超10年一遇洪水。   

气温  2022年,贺州年平均气温正常到略偏高,年降雨量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年日照时数偏多。全市年平均气温19.9摄氏度(钟山县)~20.8摄氏度(昭平县),其中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比历年平均值偏高0.4摄氏度,钟山县正常,八步区、平桂区比历年平均值偏高0.1摄氏度。

降水  2022年,全市总雨量1931.1毫米~2940.0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偏多24成,年平均降雨量为2360.2毫米,较常年偏多565.9毫米,年雨日153173天,比历年平均值偏少3天—6天。

日照   2022年,全市总日照时数1496.31684.8小时,与历年平均值相比正常至偏多2成。

5月至6月,贺州市遭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强龙舟水,全市平均降雨量1179.5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多。

511日至13日,贺州出现较强降雨天气过程,最大降雨量为295.7毫米,造成全市29个乡镇引发洪涝灾害;526日至28日,贺州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全市11个乡镇发生洪涝灾害,全市受灾人口3133人;65日至6日,贺州出现强降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导致全市39个乡镇发生洪涝灾害;610日至15日,贺州出现强对流天气,最大过程累计降雨出现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长溪江达347毫米,致使全市16个乡镇引发洪涝灾害;617日至21日,贺州出现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天气,致使全市58个乡镇(街道)受灾,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2628.74公顷;76日至7日,贺州大部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致全市23个乡镇遭受洪涝灾害。此次最强龙舟水最大小时雨强为75.1毫米,于6602时至03时出现在八步区贺街新忠,三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61.3毫米,于6220时至03时出现在八步区开山。

干旱  20228月至10月,贺州市降水异常偏少、气温显著偏高,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时段最少。按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标监测,10月份贺州市植被受旱,除昭平县为中旱等级外,其余县区均为重旱等级。

寒潮  20221129日至122日,贺州市出现下半年以来最强寒潮天气过程,并伴有大风降雨天气。各地平均气温下降12摄氏度~18摄氏度,局部20摄氏度以上。过程最低气温高海拔地区为-3.1摄氏度,出现在钟山红花镇,低海拔地区为-0.4摄氏度,出现在富川麦岭镇,寒潮过程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天气。

台风  2022年,贺州市受台风暹芭影响,72日至3日,全市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昭平县达166.1毫米。本次天气过程造成八步、平桂、钟山、富川等两区两县34个乡镇(街道)遭受台风灾害。受灾人口22547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1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77人,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49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00.11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112.97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23.47公顷,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2公顷。

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贺州市环境空气监测有效天数365天,其中优的天数有214天,良的天数有124天,轻度污染天数有27天,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6%PM2.5累计平均浓度为26.4微克/每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每立方米);全市未发生重污染天气。全市大气降水pH(氢离子浓度指数)年均值为5.77,酸雨频率为16.9%,降水酸性程度有所改善。

声环境质量  2022年,贺州市区域噪声共监测410点次,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7.3分贝,总体属“一般”水平。全市道路交通噪声共监测123点次,道路交通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6分贝,总体属于“好”的水平,同比基本保持稳定。贺州市各类声功能区共监测246点次,其中昼间、夜间各监测123点次,全市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包含三县两区)昼间共达标108点次,达标率为87.8%,夜间共达标96点次,达标率为69.2%。

水资源  贺江是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长春村的茗山,自北而南流经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平桂区、八步区,至铺门镇车龙村流入广东省封开县,于江口镇汇入西江。贺江流域面积11562平方千米,干流长352千米,其中,贺州市境内流域面积8365.4平方千米,河长241.2千米。贺州市境内贺江一级支流主要有石家河、马尾河、大宁河等。贺江信都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为55.06米(200272日),洪峰流量为7320立方米每秒。

贺州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落差较大,贺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9.8亿立方米),同时入境水量较多,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148.5亿立方米。2022年,贺州市水资源总量为173.3亿立方米,与常年比偏多44%,属丰水年份,地下水资源量为19.43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22年,贺州市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约117.53万公顷,其中市辖区面积约55.17万公顷,下辖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3县区域面积62.36万公顷。其中,耕地11.67万公顷、园地7.31万公顷、林地89.75万公顷、草地0.47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49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78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14万公顷、其他土地1.49万公顷。 

林木资源  2022年,贺州市现有用材林面积828.15万亩,蓄积量6305.1万立方米。按权属分,国有林面积97.5万亩,蓄积量564.7万立方米,集体林面积730.5万亩,蓄积量3921.0万立方米。按林种分,短轮伐工业原料用材林200.7万亩,蓄积量997.9万立方米;速生丰产用材林1.8万亩,蓄积量7.7万立方米;一般用材林625.7万亩,蓄积量3480.2万立方米。按树种分,杉木234.6万亩,蓄积量1154.9万立方米;松类228.2万亩,蓄积量1575.6万立方米;速生桉165.2万亩,蓄积量793.1万立方米;其他杂木阔叶树200.3万亩,蓄积量962.1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贺州市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等60多种,查明的储量矿床有111处。其中,大型5处,中型21处,小型85处。主要包括煤、铁、锰、钨、锡、铜、铅、锌、锑、钼、金、银、稀土、硫铁矿、花岗岩、大理岩、饰面用砂岩、钾长石、水泥用灰岩、粘土、陶瓷土、硅灰石等,储量大、品种优、易于开采加工。稀土、饰面花岗岩、饰面大理岩、硅灰石等保有资源量居广西第一位。荣获国家金质银质奖的“飞碟”牌精锡锭、钨精矿及“星光”牌结晶硅、贺州汉白玉大理石等享誉国内外。

野生动物资源  贺州市野生动物种类较丰富,主要分布在5个自然保护区内。贺州市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77种,隶属32122科。其中两栖纲21038种,爬行纲22179种,鸟纲1969302种,哺乳纲92258种。

珍稀濒危物种概况  贺州市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7 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6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1种; IUCN评估受威胁物种31种,其中极危种(CR) 3 种,濒危种(EN)11种,易危种(VU)17 种;列入 CITES(2019)附录I与附录II的物种59种,其中列入附录I9种,附录II50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CRLB)物种红色名录受胁物种的有60种,其中被评估为极危等级(CR)的有 9种、濒危等级(EN)的有18种、易危等级(VU)的有33种;属中国特有物种有28种。

野生植物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贺州市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300多种,约占广西维管束植物种数的27%。其中,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570种,西岭山自然保护区有1411种,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有1384种,姑婆山自然保护区有1083种,滑水冲自然保护区有1046种,是贺州市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几个区域。根据202197日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贺州市分布有水蕨、金毛狗、黑桫椤、桫椤、苏铁蕨、柔毛油杉、华南五针松、福建柏、厚朴、鹅掌楸、闽楠、格木、野大豆、山豆根、大叶榉树、红椿、紫荆木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南方红豆杉和伯乐树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其余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旅游资源  贺州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繁多,民风古朴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品位高、特色浓。在旅游资源类型的8大主类、23亚类和110个基本类型中,贺州市旅游资源8大主类齐全;23亚类中贺州市有21亚类,占91.3%,其中地文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七大主类占比最高,占总亚类数的百分比达100%;在110个基本类型中,贺州市有94个,占85.45%,其中,历史遗迹、人文活动、生物景观占比最高,占比为100%,其次是建筑与设施类,达92.31%。贺州市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品质较高,瑶乡民俗风情、古村古镇、工矿遗址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岩溶地貌景观资源、山水生态资源、长寿养生旅游资源等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长寿养生旅游资源、古村古镇等资源在自治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如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黄姚古镇集“雄、奇、秀、幽”于一体,被誉为“南国天然氧吧,瀑布森林公园”的姑婆山景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