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2月13日(星期五)16:00,在贺州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贺州市司法局局长武丽华,贺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潘定平,贺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奉志刚就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并回答记者提问。
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年12月13日(星期五)下午16:00
地点:贺州市新闻发布厅(市融媒体中心二楼)
出席人员:
武丽华 贺州市司法局局长
潘定平 贺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
奉志刚 贺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董泽贤 贺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协调小组成员
16:00
董泽贤: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贺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主要介绍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贺州市司法局局长武丽华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贺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潘定平先生,贺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奉志刚先生。
首先,请武丽华女士作介绍。
16:03
武丽华: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就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向大家做介绍,并回答大家关心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关问题。同时也借今天这样的机会,代表市司法局对各家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
2021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政治方向,树牢法治为民理念,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有力促进法治贺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为高水平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夯实法治基础、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我们把稳思想之舵,夯实思想基础。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单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近三年来全市各单位共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座980余场、宣传活动2650余场,有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我们紧扣重点普法,推进走深走实。一是以宪法宣传为重点,学习更加深入。紧紧围绕“加强法治建设 维护宪法权威”这个主题,组织开展有声势、有效果的宪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律法规。近年来,组织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活动620余场次,受众12万余人。二是以开展主题活动为重点,作用更加突出。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实施“法律六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全市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890余场次,法治文艺演出32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6万余份。三是以强化示范创建为重点,机制更加健全。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解决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富川瑶族自治县司法局入选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快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律师、人民调解员、法官等作用,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有效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我们落实普法责任,构建普法格局。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落实以“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为主的普法责任制,建立了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等以案释法制度,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将法治宣传工作融入执法办案、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推进发展各项工作中。市督考办将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督促各单位认真对照普法考核指标,层层分解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履行普法职责,形成“大普法”的工作合力。
我们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实效。“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精准滴灌”普法机制,实现了以普法队伍精准、普法对象精准、普法内容精准、普法形式精准、普法保障精准为主要内容的“五个精准”普法新成效,着力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全民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聚焦中心大局、突出重点领域、坚持普治并举,为贺州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贺州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16:15
董泽贤:
感谢武丽华女士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代表的媒体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16:20
广西日报驻贺州记者站记者提问:法治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请问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潘定平: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主要成效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进一步推进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全市基本实现每个县(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个普法大讲堂,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每个中、小学校至少有一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栏。
第二个方面是,进一步推动了法治文化传承发展。结合贺州法治建设工作实际,创作了一批优秀法治文艺作品,比如,今年富川创演的以化解土地纠纷为主题的桂剧《那片插花地》获得第十二届广西剧展桂花铜奖。依托“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轻骑兵”惠民演出等活动,用群众喜爱的桂剧、彩调、客家山歌、瑶族蝴蝶歌等地方文艺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打造“法治三月三”、“普法山歌大家唱”等特色法治文化传播品牌。用好旅游形象大使麒大宝,拍摄“麒大宝说宪法修正案“系列视频。还注重挖掘、总结在革命时期党领导我市各族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光荣历史和成功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6:25
贺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公民法治素养是公民对法律规范、法律文化、法律价值的知晓、认同与遵循,体现了学法用法的实际效果,请问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对提升公民法治素养采取了哪些举措?
奉志刚: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在总结前七个五年普法规划经验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强基导向,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采取了四项举措。
一是实施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工程。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引导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坚持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把法治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入职、任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广西实施办法,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个阶段,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积极探索参与式、实践式教育,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实施村(居)民法治教育工程。深化“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教育工程。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学法用法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用工、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依法诚信经营管理。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16:30
八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切实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普法工作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请问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是如何提升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武丽华: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这为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着力从三个方面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个方面是,推进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开展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整理编辑工作,充分利用典型案事件向公众进行法律解读。
第二个方面是,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壮大社会普法力量。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普法的途径,发展和规范公益性普法组织。引导有影响力的民间人士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民族地区基层普法活动。
第三个方面是,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创新普法内容,鼓励公众创作个性化普法产品,加强对优秀自媒体普法作品制作的引导,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普法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拓展普法网络平台,发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两微一端”作用,整合各级法治宣传教育资源,形成多级互动传播。创新普法方法手段,在充分利用传统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础上,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16:35
平桂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请问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对于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奉志刚: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校园欺凌、暴力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与青少年法治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直接关系。贺州市“八五”普法规划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普法对象,深入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
一是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广西实施办法,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控辍保学、防止校园欺凌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二是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队伍,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进一步推广法治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积极整合和动员社会力量协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市、县(区)分别至少建立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辅导员)配备率达100%。
三是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提升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启动“法治进校园 培苗护成长”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毒品犯罪、艾滋病传播、网络诈骗、非法传销、非法传教、校园贷等方面的法治教育。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加大中、小学校门外交通违法整治力度,完善校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打击扰乱校园正常秩序的违法行为。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16:40
董泽贤:
感谢三位发布人,也感谢现场的记者朋友。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会后请与发布单位进行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