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微信
| 简体版| 繁体版
用户空间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要闻资讯 > 贺州要闻

出门见绿 身边即是“诗和远方”

2025-03-14 09:16     来源:贺州市新闻网     作者:李新颖 通讯员 谢冰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碧波荡漾的爱莲湖,环湖绿带蜿蜒勾勒出湖水的缱绻多情;桃花盛放的永丰湖,市民穿梭其间用手机记录下美好瞬间;绿树掩映的沿街大道,展现一座山水园林城市的勃勃生机……放眼贺州,繁花绚烂,处处透绿,市民出门就能拥抱春天,邂逅“诗和远方”。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目标,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总抓手,不断强化推进以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厚植世界长寿市、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底蕴,持续彰显贺州“绿”的生气、“水”的灵动。


图为爱莲湖公园


图为金泰湖公园


图为永丰湖公园


增绿添景,点“靓”城市颜值


每每提起沙梨园“口袋公园”,市民吴翠英总掩不住眉梢的幸福感:“小区后面就是公园,不但方便,景色也美,花草树木齐全,还有长椅可供歇息,在这里一个人散步或者约三两个朋友聊天都不错。”


图为改造后的沙梨园“口袋公园”


吴翠英口中的口袋公园位于八步区建设东路与太白西路交叉口南侧。这里以前是城市管理触及不到的脏乱差“边角”地,附近的居民在此种菜、停车、堆放建筑垃圾,平时用于休闲的绿色空间十分有限。


为了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贺州市城市管理局充分挖掘、释放城市剩余空间潜能,推动城市“口袋公园”建设。采取新区建设、旧城更新、综合整治、拆违还绿、背街小巷改造等方式,扩大园林绿地规模,拓展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绿色公共空间,打造美化城市空间,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金角银边”。


如何进一步还绿于民、还景于城?我市积极打造“一江九河连七湖”贺州生态模式,结合黑臭水体改造和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了永丰湖公园、金泰湖公园、南堤公园、桃源渠公园等河湖公园,让昔日臭气熏天的烂泥塘蜕变成为风光旖旎的河湖湿地公园。实施城市主要节点和重要路段绿化亮化工程,改造提升绿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补种行道树4000多株。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23个,昔日脏乱差的城市“边角”地变成市民身边的休闲空间。开展城市裸露地整治,重点对207国道、姑婆山大道等道路两侧裸露地绿化3.8万平方米,持续点“靓”城市颜值。


亲绿享绿,共享“绿色福利”


幕天席地、享受绿色是备受贺州市民追捧的休闲方式。近年来,我市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


“我们经常来公园露营、野餐、放风筝,如愿在家门口实现了‘草坪自由’!”正值周末,在爱莲湖公园草坪上,市民周玉婷正与闺蜜分享美食,一起共享周末美好时光。


为拓展绿色开放共享空间,我市结合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现状,按照一园一方案的原则,因地制宜打造独具公园特色的户外活动,并聚焦群众期盼,积极探索“公园+”模式,完善健身、娱乐、服务配套设施,增设健身、娱乐、音乐、露营、文化、科普等活动新场景,拓展公园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一个集美化环境、公共交往、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使用功能的绿地空间。


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只是第一步,不断增加城市绿色空间、让市民可感可享才是最终目的。截至2024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388.63公顷,绿地率从37.70%提高到41.27%,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从78.30%提高到89.06%;绿化覆盖率达43.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2.19平方米,在全区排名前列。


在有路皆绿的城市景观中,我市形成了水绿交融、人水和谐的城市绿地系统、绿化美景,让广大市民随处可享“绿色福利”。


科学规划,护航城市“绿色成长”


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既要抓“硬件”设施规划建设,也要抓“软件”制度建立实施。近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增强绿色发展“硬实力”,不断完善法治,夯实行业管理“软基础”,将绿水青山融入城市发展规划,推进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为强化园林绿化监管,我市逐步颁布实施了《贺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贺州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制定出台了《贺州市城市绿化条例》《贺州市公园体系规划》《贺州市行道树专项规划》《贺州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专项规划》,为我市城市绿化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生态优先、完整系统的目标蓝图,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我市加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制度和“方案联审”制度,严把绿化审批关和验收关,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损绿毁绿等行为,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管理上做足“绣花”功夫,我市依法引入社会资本,优化公园场地,盘活存量资产,建设、运营公园内配套服务项目。同时注重发挥市民群众智慧和力量,共同管理和维护公园设施,努力营造公园绿地“共建共管共享”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让市民家园更显美丽,城市与人的情感黏性进一步增强。


波光树影、鸟飞蛙鸣、鱼欢水柔……随着“口袋公园”、绿地、绿道等城市绿化的持续提档升级,满眼的绿色成为贺州践行生态绿色发展的亮丽底色,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