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持续蔓延,片片相连;古树焕发新机,棵棵向荣;野生动物徜徉林间,群群悠然……现在的贺州,依靠厚实的生态“家底”,绘出了一幅山青水绿的美丽画卷。
植树造林延伸“绿色版图”
挥锹铲土、扶苗填坑、踏土固根、浇水灌溉……近日,在姑婆山旅游度假区马尾河滨江公园,我市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分工明确,认真细致做好每一道工序,合力种下红梅、黄花风铃木、美丽异木棉等树苗930余株,为城市增添新绿。“期待这些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为大地增添更多的绿色和生机,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贺州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干部贝玉辉说。
图为姑婆山旅游度假区马尾河滨江公园植树现场
绿波涌动千山秀,林海茂盛万木荣。每一株树苗的栽种,不仅是对自然的一份尊重和回馈,也是我市持续延伸“绿色版图”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需求,科学划定植树造林区域,确保绿化工作有序进行;注重树种选择,优先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生长迅速、生态效益好的树种,以提高绿化成效;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组织开展植树活动,营造全民关注、支持、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建立专业管护队伍,加强后期管护,确保树木成活率,巩固绿化成果。2024年,我市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8.38万亩,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35.36%。
多措并举守好绿水青山
在昭平县大脑山林场,护林员吴明生一大早便踏上巡山路,深入负责的林区,实地掌握重点区域的林情,守护好这片森林资源。“我每天都会上山巡查,做好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防范非法砍伐等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护林员吴明生说。
“我们深入实施林长制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四个一’基础工程建设,强化对林长及相关部门履行林长制工作职责法律监督,有力推动全县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昭平县林业局局长林祥发说,昭平县林业部门将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林长制,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巩固并深化针对涉林问题的整改成效;加速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进程,集中力量抓好森林防灭火等关键任务;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增强群众依法使用林地和凭证采伐的自觉性,切实提升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悉心管理护好古树名木
“我从小就在这棵树下玩耍、嬉戏,古树见证了我的成长。”望着村里的香樟古树,钟山县回龙镇龙福村委茅栗岗村村民陶富美感慨地说,这些古树不仅是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承载着村民们深厚的乡愁与情感寄托。
“政府每年都会派技术员来指导我们检查、修复这些古树,在村民的努力下,我们这里的香樟古树到现在都保护得很好。”钟山县回龙镇龙福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陶富江说。
古树名木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生物资源,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和人文发展的重要见证。为了保护好古树名木,我市林业系统不断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制,建立古树信息数据库,完善古树图文档案,重点对古树的生长环境、管护情况等进行实地核查,做好古树名木复壮修复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古树名木健康成长。2024年,我市投入古树名木保护资金245万元,对1026株古树进行了保护。此外,我市在珍贵树种进百城入万村行动中,落实珍贵树种种植点330个,种植闽楠、紫薇、银杏、铁冬青、罗汉松等珍贵树种共计14452株,累计绿化面积298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株株绿树挺立在贺州这片沃土,美化了风景,守护着一方山水,留住了乡愁。漫山遍野的翠绿,浸透着贺州人民辛勤奋斗的汗水,绘就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亮丽底色。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